一柱擎天的成語故事
![一柱擎天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7253.png)
拼音yī zhù qíng tiān
基本解釋擎:托起。一根柱托住天。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。
出處《唐大詔令集 中和三年賜陳敬瑄鐵券文》:“卿五山鎮(zhèn)地,一柱擎天;氣壓乾坤,量含宇宙。”
一柱擎天的典故
遠古時期,部落首領(lǐng)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,共工盛怒之下用頭觸碰了不周山,一下子把支撐天的東南方一根柱子和拴地的大繩子撞斷了,天失去了支撐,向西北方向傾斜,天下的日月星辰向西北方向運轉(zhuǎn),大地上江河泥沙都向東南方向流去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柱擎天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積不相能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吳漢傳》:“君與劉公積不相能,而信其虛淡,不為之備,終受制矣。” |
進種善群 | 清·張鶴齡《法人篇》:“且變法之后,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,此進種善群之公例,而其效有操券決也。” |
聾者之歌 |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內(nèi)不開于中,而強學問者,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,此何以異于聾者之歌也,效人為之而無以自樂也,聲出于口則越而散矣。” |
同病相憐 | 漢 趙曄《吳越春秋 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子不聞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憐,同憂相救。” |
物腐蟲生 | 宋 蘇軾《范增論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蟲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讒入之。” |
苦思冥想 | 巴金《創(chuàng)作回憶錄 關(guān)于<激流>二》:“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,我照例寫得快,說我‘粗制濫造’也可以,反正有作品在。”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 |
肝膽過人 | |
空口無憑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27回:“空口無憑的話,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。” |
大失所望 | 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記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