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身兩役的成語故事
![一身兩役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7220.png)
拼音yī shēn liǎng yì
基本解釋一個人做兩件事。
出處《梁書 張充傳》:“一身兩役,無乃勞乎?”
一身兩役的典故
南朝梁代大臣張緒看到兒子張充整天與紈绔子弟混在一起,張充左手托鷹右手牽狗,就教訓兒子“一身兩役,無乃勞乎?”經過這次教訓后,張充居然認真讀書,學問大增,就去考取功名。后來官至散騎常侍、國子監祭酒,也算是一身兩役大有出息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身兩役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軌同風 |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一軌九州,同風天下。” |
順口溜 | 路遙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間有些頂門杠!” |
鍥而不舍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” |
首身分離 | 《戰國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頤,首身分離。” |
零光片羽 | 黃遠庸《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》:“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,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,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。” |
萬里長城 | 《南史·檀道濟傳》:“道濟見收,憤怒氣盛,目光如炬,俄爾間引飲一斛,乃脫幘投地,曰:‘乃壞汝萬里長城!’” |
救經引足 | 荀況《荀子 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,辟之是猶伏而咶天,救經而引其足也。” |
款學寡聞 | 莊周《莊子 達生》:“今休,款啟寡聞之民也。” |
共商國是 | |
倒裳索領 | 《鄧析子·無厚篇》:“驅逸足于庭,求猿捷于檻,斯逆理而求之,猶倒裳而索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