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原督郵的成語故事

拼音píng yuán dū yóu
基本解釋平原:古代地名;督郵:古代官名。劣酒、濁酒的隱語。
出處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術解》:“桓公有主簿善別酒,有酒輒令先嘗,好者謂‘青州從事’,惡者謂‘平原督郵。’”
平原督郵的典故
魏晉時期,桓溫手下的一個主簿善于辨別酒的好壞,他把好酒叫做“青州從事”,因為青州有個齊郡,齊與臍同音,好酒力一直達到臍部。把次酒叫做“平原督郵”,因為平原郡有個鬲縣,鬲與膈同音,次酒的酒力只能到達胸腹之間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平原督郵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逆道亂常 | 唐 李公佐《謝小娥傳》:“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,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(jié)也。”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元·無名氏《隋何賺風魔蒯徹》第三折:“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,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手。” |
貧賤不移 | 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不驕不躁 | 毛澤東《中共中央關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(行動和作戰(zhàn))和團結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錯誤,謙虛謹慎,不驕不躁,是完全有辦法的。” |
令人神往 | 明 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》:“今著述湮沒,悵望當時蹈海之風,令人神往不已。” |
惡衣惡食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 |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” |
直截了當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紫芝妹妹嘴雖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當,倒是一個極爽快的。” |
損人不利己 |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。” |
大包大攬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,大包大攬地說:‘這個小姑娘,跟我投緣分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