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關(guān)三迭的成語故事
![陽關(guān)三迭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6667.png)
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
基本解釋陽關(guān):古關(guān)名,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;三迭:反復(fù)歌唱某一句。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(diào)。后也比喻離別。
出處唐 王維《渭城曲》詩:“渭城朝雨浥清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(guān)無故人。”
陽關(guān)三迭的典故
唐朝時期,太子賓客劉禹錫每天上朝時路過一個平房,聽到一個賣燒餅的男子哀嘆地唱王維的《渭城曲》:“渭城朝雨邑清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(guān)無故人。”他給他一萬錢擴(kuò)大買賣,從此再也聽不到他唱此曲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陽關(guān)三迭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可多得 | 東漢 孔融《薦禰衡表》:“若衡等輩,不可多得。” |
繩之以法 | 漢 馮衍《上疏自陳》:“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繩之以法則為罪,施之以德則為功。”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。” |
匡亂反正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禮廢樂崩,追修經(jīng)術(shù),以達(dá)王道,匡亂世反之于正。” |
遁世離俗 | 《楚辭·九章·悲回風(fēng)》“望大河之洲渚兮,悲申徒之抗跡”漢·王逸注:“申徒狄也,遇暗君遁世離俗,自擁石赴河,故言抗跡也。” 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。” |
趕盡殺絕 |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黃天祿上馬,提槍出營,見余化曰:‘匹夫趕盡殺絕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!’” |
膽寒發(fā)豎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惡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聞?wù)呙也荒懞l(fā)豎,永為子孫之戒。” |
拉大旗作虎皮 | 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答徐懋庸并關(guān)于抗日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問題》:“首先應(yīng)該掃蕩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著自己,去嚇唬別人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訓(xùn)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