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月有成的成語故事

拼音jī yuè yǒu chéng
基本解釋期:一整個周期;期月:一整月。一整月就會有成就。形容治理國家或辦某項事情見效迅速
出處春秋·魯·孔丘《論語·子路》:“茍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”
期月有成的典故
春秋時期,孔子自認為有才學,當權者會推行他的仁政,在魯國任職期間,魯君受到季氏的控制。他只有自己感嘆:“茍有用我者,期月而已可也,三年有成。”魯君始終沒有重用他,他說:“邦有道,則仕;邦無道,則行。”于是只有周游列國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期月有成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前因后果 | 梁 蕭子顯《南齊書 高逸傳論》:“史臣曰:‘今樹以前因,報以后果,業行交酬,連瑣相襲。’” |
逢人只說三分話 | 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語云,逢人只說三分話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 |
四書五經 | 漢 班固《白虎通 五經》:“五經何謂?謂《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春秋》也。宋 朱熹著有《四書集注》。 |
外圓內方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郅惲傳》:“案延資性貪邪,外方內圓,朋黨構奸,罔上害人。” |
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” |
故步不離 | 清·張履祥《與陳乾初書》:“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無所進步,是以故步不離耳。”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。” |
蝶粉蜂黃 | 唐·李商隱《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》:“何處拂胸資蝶粉,幾時涂額藉蜂黃。” |
廢書而嘆 | 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余讀《孟子》書,至梁惠王問‘何以利吾國’,未嘗不廢書而嘆也。” |
多情善感 | 唐·陸龜蒙《自遣詩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難忘,只有風流共古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