夸父追日的成語故事
![夸父追日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4840.png)
拼音kuā fù zhuī rì
基本解釋古代神話。同“夸父逐日”。
出處毛澤東《矛盾論》:“神話中的許多變化,例如《山海經》中所說的‘夸父追日’……這種神話中所說的矛盾的互相變化,乃是無數復雜的現實矛盾的互相變化對于人們所引起的一種幼稚的、想象的、主觀幻想的變化……”
夸父追日的典故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個非常高大的人,他的名字叫夸父。夸父的兩條腿可長了,一步可以跨過一條大河。
夸父看見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來,又從西方落下去,他想:“如果總是白天就好了。我要想辦法把太陽抓住,讓它永遠照亮大地。”
夸父拿起一根手杖,邁開兩條長腿去追太陽。他用堅強的毅力去追趕光明的太陽。他跑啊跑啊,一直跑到太陽要下山的地方,夸父真高興啊,他真想一下子就把太陽抓住。
太陽是個大火球,夸父被太陽烤得渾身是汗,快要渴死了。他跑到黃河邊,一口氣喝乾了黃河的水,又跑到渭河邊,喝乾了渭河的水,但是他還是渴得要命,於是,他又邁開兩條長腿向北方的大湖跑去。還沒跑到大湖邊,夸父就渴死了。臨死前,他把手杖向前一擲,就永遠合上了眼睛。
夸父雖然死了,但他用自己的身體滋潤著那根巨大的手杖。后來,那手杖變成了好大好大的一片桃林,結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。
夸父將一片桃林留給了那些熱愛光明又很勇敢的人。人們路過這里的時候,可以在樹蔭下歇歇腳,還能摘個桃子解解渴呢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夸父追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徑情直遂 | 《歇冠子 著希》:“夫義,節欲而治,禮,反情而辨者也。故君子徑情而行也。”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謝覺哉《關于獨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富貴驕人 | 《陳書 魯悉達傳》:“悉達雖仗義任俠,不以富貴驕人。” |
和風細雨 | 南朝 陳 張正見《陪衡陽游耆阇詩》:“清風吹麥壟,細雨濯梅林。” |
形影相吊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上責躬詩表》:“形影相吊,五情愧赧。” |
鬼頭鬼腦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0卷:“巢氏有兄弟巢大郎,是一個鬼頭鬼腦的人,奉承得姊夫姊姊好。” |
骨肉之親 | 閩劇《釵頭鳳》:“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,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。” |
心曠神怡 | 宋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 |
珠玉之論 | 《書言故事·談論類》:“不聆珠玉之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