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釵布裙的成語故事
![荊釵布裙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4354.png)
拼音jīng chāi bù qún
基本解釋釵;婦女別在發髻上的飾物。荊條當作釵;粗布做成裙。形容婦女樸素的服飾。多指貧家婦女的裝束。
出處晉 皇甫謐《列女傳》:“梁鴻妻孟光,荊釵布裙?!?/p>
東漢書生梁鴻讀完太學回家務農,與縣上孟財主的30歲女兒孟光結婚,婚后他們拋棄孟家的富裕生活,到霸陵山區隱居,后來幫皋伯通打短工。孟光用荊條作釵,穿著粗布衣服,舉案齊眉,夫妻十分恩愛。
荊釵布裙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荊釵布裙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倒果為因 | 民意《告非難民生主義者》:“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于都會之故,是所謂倒果為因者耳?!?/td> |
莫衷一是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。” |
引鬼上門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吾本等好意,卻叫得‘引鬼上門’,我而今不便追究,只不理他罷了?!?/td> |
著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,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?!?/td>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?!?/td> |
暴發戶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書,咱伺候過多少,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,在咱面上混充老爺!” |
故步不離 | 清·張履祥《與陳乾初書》:“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無所進步,是以故步不離耳?!?/td> |
鳳毛麟角 | 明 何良俊《四友齋叢說 文》:“康對山之文,天下慕向之,如鳳毛麟角?!?/td> |
同室操戈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鄭玄傳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 |
喔咿儒睨 |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