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苴罅漏的成語故事

拼音bǔ jū xià lòu
基本解釋補苴:補綴;彌縫;罅:孔隙。修補好裂縫和漏洞。原指彌補儒家學說的缺欠和不足。后泛指彌補文章、理論中的缺陷和漏洞。
出處唐 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觝排異端,攘斥佛老,補苴罅漏,張皇幽眇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補苴罅漏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補苴罅漏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歌功頌德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?!?/td> |
坐薪懸膽 | 《金史 術虎筠壽傳》:“中都食盡,遠棄廟社,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,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。” |
大有可為 |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:“地方雖一千余里,仙民成俗,大有可為?!?/td>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?!?/td> |
聾者之歌 |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內不開于中,而強學問者,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,此何以異于聾者之歌也,效人為之而無以自樂也,聲出于口則越而散矣?!?/td> |
響答影隨 | 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7卷:“由是論之,罪福報應,猶響答影隨,不差毫末?!?/td> |
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 | 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學記》:“是故學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強也?!?/td> |
白費心機 | 清·唐蕓洲《七劍十三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白費心機,徒然失身于人,也不能遂我之愿?!?/td> |
將計就計 | 元 李文蔚《張子房圯橋進履》:“將計就計,不好則說是好。” |
苦思冥想 | 巴金《創作回憶錄 關于<激流>二》:“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,我照例寫得快,說我‘粗制濫造’也可以,反正有作品在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