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不由徑的成語故事

拼音xíng bù yóu jìng
基本解釋徑:小路,引伸為邪路。從來不走邪路。比喻行動正大光明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有澹臺滅明者,行不由徑,非公事,未嘗至于偃之室也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行不由徑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行不由徑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落落大方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69回:“杜雍卻不推辭,將通身換了,更覺落落大方。” |
奉命惟謹 | 明 李東陽《先考贈少傅府君誥命碑陰記》:“東陽皆奉命惟謹。” |
多才多藝 | 《尚書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藝,能事鬼神。” |
暈頭轉向 |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兒子居然變了,而且變得這么快!” |
自強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 |
天之驕子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上》:“南有大漢,北有強胡。胡者,天之驕子也。” |
明爭暗斗 |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。” |
如法炮制 | 宋 釋曉瑩《羅湖野錄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書,明藥之體性,又須解如法炮制。” |
愛才如渴 | 清·葉燮《原詩·外篇上》:“嫉惡甚嚴,愛才若渴,此韓愈之面目也。” |
一干二凈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:“他是‘一毛不拔’,我們是‘無毛不拔’,把他拔的一干二凈,看他如何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