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而無怨的成語故事
![死而無怨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0897.png)
拼音sǐ ér wú yuàn
基本解釋怨:怨恨。死了也不怨恨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七回:“我說出你那破綻,教你死而無怨。”
出處元·鄭光祖《倩女離魂》第三折:“不是我閑淘氣,便死呵死而無怨,待悔呵悔之何及!”
死而無怨的典故
春秋時期,孔子外出講學,子路佩劍前往保護孔子,子路說自己像箭不用讀書,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。子路問孔子統(tǒng)率三軍時愿意與誰共事,孔子說不愿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,與有勇有謀的人共事死而無怨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死而無怨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憂喜交集 | |
酒囊飯袋 | 宋 陶岳《荊湖近事》:“馬氏奢僭,諸院王子仆從烜赫,文武之道,未嘗留意。時謂之酒囊飯袋?!?/td> |
簞瓢屢空 | 晉·陶淵明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環(huán)堵蕭然,不蔽風日,短褐穿結,簞瓢屢空?!?/td>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患難與共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越王為人長頸鳥喙,可與共患難,不可與共樂。” |
進本退末 | 西漢 桓寬《鹽鐵論 本議》:“愿罷鹽鐵酒榷均輸,所以進本退末,廣利農(nóng)業(yè)便也?!?/td> |
哀而不傷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?!?/td> |
空谷傳聲 | 南朝 梁 蕭衍《凈業(yè)賦》:“若空谷之應聲,似游形之有影?!?/td> |
頭面人物 |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發(fā)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,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?!?/td> |
沒里沒外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56回:“若一味只管沒里沒外,不與大人爭光,憑他生的怎樣,也是該打死的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