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裘負薪的成語故事
![披裘負薪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9674.png)
拼音pī qiú fù xīn
基本解釋裘:皮毛衣服。穿著裘褐,背著柴薪。形容志高行潔的隱士。
出處東漢·王充《論衡·書虛》:“吾當夏五月,披裘而薪,豈取金者哉!”
披裘負薪的典故
春秋時期,吳王最小的兒子延陵季子姬札經(jīng)常出使各國,見識廣博,名氣很大。他出使齊國時在路邊發(fā)現(xiàn)一塊金子,叫路邊砍柴人去揀。沒想砍柴人說我五月天還披著皮襖,背柴禾,像那種揀金子的人嗎?延陵季子感到遇到高人而非常慚愧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披裘負薪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澆風薄俗 | 唐 陳黯《辯謀》:“得之則逸身豐家,不得則嫉時怨命,噫,此真澆風薄俗者之心也。” |
學以致用 | 李新《為有源頭活水來》:“要結(jié)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,學以致用,并且勤學苦學。” |
風馳電掣 | 《六韜 龍韜》:“奮威四人,主擇材力,論兵革,風馳電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著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,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。” |
安于現(xiàn)狀 | 王朝聞《論鳳姐》第11章:“這樣的夢境,與我那不安于現(xiàn)狀又不能改變現(xiàn)狀的生活實際有關。” |
倒冠落佩 | 唐·杜牧《晚晴賦》:“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。” |
風俗人情 | 唐 杜牧《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,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。” |
雞胸龜背 | 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釋形體》:“《說文》:‘奚,大腹也。’今人謂匈(胸)腹間大者為奚匈,呼如雞匈,遂有‘雞胸龜背’之語。” |
互通有無 | 唐 韓愈《原道》:“為之賈,以通其有無。” |
令人作嘔 |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一面是令人作嘔的名士,一面是令人作嘔的俗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