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突西施的成語故事

拼音táng tū xī shī
基本解釋唐突:冒犯。西施:春秋時美女,冒犯了西施。比喻為了突出丑的,而貶低了美的。亦作“唐突西子”。
出處梁啟超《詩話》:“更會串一戲,曰《易水餞荊卿》,其第一幕‘餞別’內,有歌四章,以《史記》所記原歌作尾聲,近于唐突西施,點竄《堯典》。”
唐突西施的典故
東晉初年,很有名望的尚書仆射周顗為人特別謙虛。人們總喜歡把他與當時同樣有名望的尚書令樂廣相提并論,說他們兩人都是才學過人、德高望重。周顗謙虛地說:“把我與他相比,是褻瀆了他,那是刻畫無鹽、唐突西施了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唐突西施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好說歹說 | 清 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回:“掌柜的便同他們好說歹說,說我們都是鄉鄰,你們也犯不著來害我。” |
催人淚下 |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八章:“實在是萬歲爺的祭文催人淚下,奴才們實在忍不住了……” |
莫衷一是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。” |
余波未平 | |
壓歲錢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,散押歲錢、荷包、金銀錁,擺上合歡宴來。” |
進本退末 | 西漢 桓寬《鹽鐵論 本議》:“愿罷鹽鐵酒榷均輸,所以進本退末,廣利農業便也。” |
餓虎吞羊 | 《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》:“一個初侵女色,由如餓虎吞羊。”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。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色中餓鬼 | 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45回:“一個字便是僧,兩個字是和尚,三個字鬼樂官,四字色中餓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