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驅直入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áng qū zhí rù
基本解釋驅:快跑;長驅:策馬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;直入:不停頓地一直向前。軍隊以不可阻擋的威勢快速地進軍。形容進軍迅速而順利。
出處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107回:“自此,盧俊義等無后顧之憂,兵馬長驅直入。”
長驅直入的典故
公元219年,曹操為奪取戰略要地荊州,與劉備在這一帶酣戰。劉備的大將關羽用重兵圍住了襄陽,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陽毗鄰的樊城,處境相當困難。
這年七月,曹操派虎威將軍于禁率軍增援曹仁。不久,樊城這一帶連降大雨,漢水泛濫。關羽乘機引水去淹曹軍,結果于禁全軍覆沒,被迫投降。
由于洪水沖進樊城,曹仁處境危急。一些部將勸他放棄樊城,乘船退走。但有人極力反對,說是水勢不可能一直這樣大,過些時日會退去,還是緊守為好。曹仁覺得有理,決定緊守樊城。
不久,曹操又派大將徐晃率軍去樊城解圍。徐晃老謀善算,暫不將部隊直接開到樊城,而在稍遠之處駐扎下來,然后派人用暗箭把信射入樊城,與曹仁取得聯系。正好曹操還在組織其他兵馬增援,得知徐晃的行動非常贊同,要他等待各路兵馬到齊,一并開向樊城。
當時,劉備一部分軍隊駐在離樊城不太遠的偃城。徐晃帶領一些軍隊來到偃城郊外,故意挖掘陷坑,似乎要截斷偃城軍隊的退路。駐軍中計,匆匆撤離偃城。于是徐晃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這座城池。
這時,曹操組織的十二路兵馬已經趕到。于是徐晃和這些兵馬會合起來,打算和曹仁內外夾擊關羽。
關羽在圍頭和四冢(zhong)兩處地方駐有軍隊。徐晃表面上裝出要進攻圍頭的樣子,實際上親率大軍進攻四冢。等關羽發現徐晃主攻的方向時,為時已晚。匆匆趕到四冢的五千兵馬很快被徐晃擊敗。接著徐晃率領部下,一直沖進了關羽對曹仁的包圍圈中。關羽的將士不敵敗走,襄陽,樊城終于解圍。
徐晃的捷報傳到曹操那里,曹操立即寫了慰勞令,派人送到前方。令中寫道:“我用兵三十多年,所知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中,沒有一個人能像你那樣長距離不停頓地策馬快跑,一直往前,沖入敵人的包圍圈中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長驅直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革風易俗 |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元·無名氏《隋何賺風魔蒯徹》第三折:“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,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手。” |
支支吾吾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我既這等苦苦相問,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,怎么問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 |
羅掘一空 | 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30回:“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沒奈何任他所為。”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眾喣山動 | 明 李東陽《余肅敏公傳》:“役未及興,而眾喣山動。” |
走馬觀花 |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詩:“昔日齷齪不足夸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” |
氣充志驕 |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:“遂合諸侯于嘉陵,氣充志驕,淫侈無度。” |
心里有鬼 | 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28章:“你這個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 |
安安靜靜 | 清 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45回:“只見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靜靜,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