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風(fēng)兩袖的成語故事
拼音qīng fēng liǎng xiù
基本解釋衣袖中除清風(fēng)外,別無所有。比喻做官廉潔。也比喻窮得一無所有。
出處元·陳基《次韻吳江道中》詩:“兩袖清風(fēng)身欲飄,杖藜隨月步長橋。”
清風(fēng)兩袖的典故
明朝時(shí)期,于謙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,他很敬佩蘇武、諸葛亮、文天祥等,他先后在明宣宗、英宗、代宗各朝做官,為官十分清廉,從不攬權(quán)納賄和向權(quán)貴進(jìn)貢,《入京》詩有體現(xiàn):“絹帕麻菇與線香,本資民用反為殃。清風(fēng)兩袖朝天去,免得閭閻話短長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清風(fēng)兩袖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逍遙法外 |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《梁昭明集 林鐘六月》:“敬想足下,藏形月府,遁跡冰床,披莊子之七篇,逍遙物外;玩老聃之兩卷,恍惚懷中?!?/td> |
亭亭玉立 | 《北齊書 徐之才傳》:“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變成一美婦人,去地?cái)?shù)丈,亭亭而立。” |
旁若無人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刺客列傳》:“高漸離擊筑,荊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樂也,已而相泣,旁若無人者。” |
離經(jīng)辨志 | 《禮記·學(xué)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(jīng)辨志,三年視敬業(yè)樂群,五年視博習(xí)親師,七年視論學(xué)取友,謂之小成?!?/td> |
莫衷一是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。”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《宋史·鄧綰傳》:“笑罵從汝,好官須我為之。” |
火樹銀花 | 唐 蘇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詩:“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?!?/td> |
日日夜夜 | 洪深《青龍?zhí)丁返诙唬骸斑@里,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,車的暈倒在水車上。”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(xué)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