嫉惡如仇的成語故事
![嫉惡如仇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7389.png)
拼音jí è rú chóu
基本解釋指對壞人壞事如同對仇敵一樣憎恨。
出處清 梁紹壬《兩般秋雨庵隨筆 蔡木龕》:“嫉惡如仇,有所白眼者,出一語必刺入骨。”
嫉惡如仇的典故
西晉時期,朝中大臣大多數都出身于皇親國戚和名門望族。他們依仗貴族身份享有許多特權,驕奢淫逸,越來越腐敗。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后,后宮竟有近萬名宮女供他享用。當時,有一個叫傅咸的人,任武帝的尚書左丞、冀州刺史,后來又做司徒左長史等。武帝駕崩后,惠帝即位,傅咸任御史中丞、司隸校尉。他為人正派,敢于直言。有一次,各地發生饑荒,許多百姓流離失所,背井離鄉,餓死凍死者不計其數。傅咸了解到這些情況后,立刻向惠帝陳奏百姓沒有飯吃,惠帝卻不解地問:“那他們為什么不吃肉粥?”傅咸聞聽,啼笑皆非,便細細地將百姓之事講給惠帝聽。惠帝聽后問道:“依卿之見,該如何是好?”傅咸直言不諱地說:“朝中一些大臣揮霍無度,他們一天的飯費竟達萬錢,而百姓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。他們如此奢侈腐化,朝廷應嚴加處罰,屢教不改者可按國法處治。”惠帝聽了,覺得很有道理,便說道:“言之有理。愛卿如發現何人揮霍無度,視國法于不顧,都可按條例懲處。”于是,傅咸便舉出數人上報朝廷。這些平日里趾高氣揚的貴族們覺得傅咸不能把他們如何,心里滿不在乎。傅咸面對這些頑固不化的皇親國戚們,并沒有氣餒。他多次上書惠帝,尖銳地指出:“奢侈之費,甚于天災。”由于他的勸諫,惠帝終于下定決心罷免了一些官員。從此朝中大臣因心中懼怕,均有所收斂。于是,人們都說傅咸為官嚴正、疾惡如仇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嫉惡如仇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干凈利落 | 趙樹理《李家莊的變遷》:“不是老人家,誰能做這樣干凈利落?” |
稀里嘩啦 |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》第13回:“三更時候,又趕上大風大雨,只聽得稀里嘩啦,那黃河水就像山一樣的倒下去了。” |
支支吾吾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五回:“我既這等苦苦相問,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,怎么問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 |
鶴立雞群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有人語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。’” |
先聲奪人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軍志有之:先人有奪人之心,后人有待其衰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愛才如渴 | 清·葉燮《原詩·外篇上》:“嫉惡甚嚴,愛才若渴,此韓愈之面目也。” |
安步當車 | 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齊策四》:“晚食以當肉,安步以當車,無罪以當貴,清靜貞正以自虞。” |
角巾素服 | |
刀光劍影 | 南朝 梁 吳筠《戰城南囚首》:“劍光揮夜電,馬汗晝成泥。”又《邊城將》:“刀含四尺影,劍抱七星文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