恃才傲物的成語故事
![恃才傲物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6980.png)
拼音shì cái ào wù
基本解釋恃:依靠、憑借;物:人,公眾。仗著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
出處《梁書 蕭子顯傳》:“恃才傲物,宜謚曰驕。”
恃才傲物的典故
南朝時期,齊武帝的侄子蕭子顯從小聰慧過人,文思敏捷。在任梁國國子博士時,把梁武帝寫的《經(jīng)義》作太學(xué)的教材授課。他寫成《后漢書》100卷,《齊史》60卷。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。梁武帝認(rèn)為他恃才傲物,在他死后賜他謚號“驕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恃才傲物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鷹擊長空 | 毛澤東《沁園春·長沙》詞:“ 鷹擊長空,魚翔淺底,萬類霜天競自由。” |
敵眾我寡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,寡固不可以敵眾,弱固不可以敵強。” |
孤身只影 | 元 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三折:“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,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。” |
八斗之才 | 唐 李商隱《可嘆》詩:“宓妃愁坐芝田館,用盡陳王八斗才。” |
疑鄰盜斧 | 戰(zhàn)國·鄭·列御寇《列子·說符》:“人有亡斧者,意其鄰之子。視其行步,竊斧也;顏色,竊斧也;言語,竊斧也;動作態(tài)度,無為而不竊斧也。” |
樂道好古 | 《孔叢子·公儀》:“魯人有公儀體者,砥節(jié)厲行,樂道好古,恬于榮利,不事諸侯。” |
正身明法 | 《晉書 元帝紀(jì)》:“二千石令長當(dāng)袛奉舊憲,正身明法,抑齊豪強,存恤孤獨,隱實戶口,勸課農(nóng)桑。” |
曉以大義 | 吳玉章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第十四篇:“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,合欲曉以大義。” |
哀而不傷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(guān)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’”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十章:“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——隊長,你就決定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