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足而立的成語故事
![重足而立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6625.png)
拼音chóng zú ér lì
基本解釋迭足而立,不敢邁步。形容恐懼。
出處西漢 賈誼《過秦論》下:“故使天下之士,傾耳而聽,重足而立,闔口而不言。”
重足而立的典故
漢朝時期,張湯因改定刑律法令而做了廷尉,太子洗馬汲黯對他十分不滿,說他不努力去降低犯罪使人們生活富足,而是陷人于罪,如果這樣下去,將使天下人重足而立、側目而視。汲黯因此被外放為淮陰郡太守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重足而立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絲不茍 |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訪知,見世叔一絲不茍,升遷就在指日。” |
正本溯源 | 清·戴震《<孟子字義疏證>序》:“孔子既不得位,不能垂諸制度禮樂,是以為之正本溯源。” |
旁敲側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0回:“只不過不應該這樣旁敲側擊,應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 |
學以致用 | 李新《為有源頭活水來》:“要結合實際工作和革命斗爭的需要來學,學以致用,并且勤學苦學。” |
緣慳分淺 | 明·西湖漁隱主人《歡喜冤家》第22回:“緣慳分淺,不獲再睹豐儀。”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 |
咄咄逼人 | 晉 衛鑠《與釋某書》:“衛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學衛真書,咄咄逼人。” |
懸崖勒馬 | 元 鄭德輝《智勇定齊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,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。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韓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強之間,而不知為備。” |
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| 清·張岱《與祁世培》:“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,緬焉呈面,公姑具眼,是妍是丑,其必有以區別之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