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舟破釜的成語(yǔ)故事
![焚舟破釜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5873.png)
拼音fén zhōu pò fǔ
基本解釋釜:古代用的鍋。燒掉船只打破鍋。比喻堅(jiān)決不能動(dòng)搖的決心。
出處南朝·顏竣《為世祖檄京邑》:“支軍別統(tǒng),或焚舟破釜,步自姑熟,或迅楫蕪湖,入據(jù)云陽(yáng)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(yǔ)焚舟破釜 的典故!
更多成語(yǔ)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焚舟破釜)相關(guān)的成語(yǔ)及歷史出處:
成語(yǔ)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治絲益棼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四年》:“以亂,猶治絲而棼之也。” |
革風(fēng)易俗 | |
不可勝舉 | 明 方孝孺《答俞景文》:“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。” |
浪跡江湖 | 宋 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第113卷:“某不能甘于寒苦,且浪跡江湖。” |
石枯松老 | 金·丘處機(jī)《水龍吟·道運(yùn)》詞:“海移山變,石枯松老。” |
反哺之私 | 晉 成公綏《烏賦》:“雛既壯而能飛兮,乃銜食而反哺。” |
前因后果 | 梁 蕭子顯《南齊書 高逸傳論》:“史臣曰:‘今樹以前因,報(bào)以后果,業(yè)行交酬,連瑣相襲。’” |
顧后瞻前 | 《封神演義》第五三回:“你往我來(lái),遭著兵刃命隨傾;顧后瞻前,錯(cuò)了心神身不保。”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會(huì)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 |
壞法亂紀(jì)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(yùn)》:“故天子適諸侯,必舍其祖廟,而不以禮籍入,是謂天子壞法亂紀(jì)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