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箱倒籠的成語故事

拼音fān xiāng dǎo lǒng
基本解釋翻:反轉;籠:大的竹箱。形容徹底搜尋、查檢
出處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翻箱倒籠,滿屋尋一個遍,那有些影兒。”
翻箱倒籠的典故
賈寶玉從賈母那里回來后,十分得意,因為他與賈環、賈蘭比試詩文勝出。在更換衣服時,襲人見他脖子上的那塊通靈寶玉不見了,就問寶玉。寶玉隨便扯個理由搪塞,襲人就問丫鬟麝月,麝月覺得此事非同兒戲,就與大家翻箱倒籠地找,結果一無所獲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翻箱倒籠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寸丹心 | 宋 楊萬里《誠齋集 卷十二 新除廣東常平之節感恩書懷》詩:“向來百煉今繞指,一寸丹心白日明。” |
奉命惟謹 | 明 李東陽《先考贈少傅府君誥命碑陰記》:“東陽皆奉命惟謹。” |
心灰意懶 | 元 喬吉《玉交枝 閑適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懶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 |
苦中作樂 | 宋 陳造《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輩可謂忙里偷閑,苦中作樂。’” |
綠林大盜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既作綠林大盜,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。” |
溝滿壕平 | 李云德《沸騰的群山》:“溝滿壕平,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,寒氣逼人,滴水成冰。” |
夜深人靜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靜,為何叩門?” |
膽如斗大 | 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蜀志·姜維傳》:“維妻子皆伏誅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語》:“維死時見剖,膽如斗大。” |
材輕德薄 | 宋 朱熹《論臧否所部守臣狀》:“熹委是材輕德薄,不足取信,豈復更敢臧否人物。” |
目不轉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睛,膝不移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