刮目相看的成語故事

拼音guā mù xiāng kàn
基本解釋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
出處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呂蒙傳》:“遂拜蒙母,結(jié)友而別”裴松之注引《江表傳》:“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刮目相看的典故
呂蒙小的時候家里很窮,靠姐夫接濟,沒有機會讀書,后來跟著姐夫打帳很勇敢,最終得到了孫權(quán)的賞識。目不識丁的他以為憑勇敢就能打天下。有一次。孫權(quán)很認真地對呂蒙說:“你現(xiàn)在是國家的棟梁,要好好讀書啊“。 呂蒙嘻皮笑臉的回答說:“我現(xiàn)在整天打仗,忙得很呢,哪里有時間讀書啊,哈哈。” 孫權(quán)很嚴肅:“我這個當(dāng)國王的要比你還忙吧?我讀了那么多書還嫌不夠用,現(xiàn)在還抽空讀許多史書和兵書,很有好處啊。你看現(xiàn)在曹操 這么老了,還很好學(xué)呢,你可不要把我的話當(dāng)玩笑啊。”
從這時候開始,呂蒙下定決心,一有空就讀書,學(xué)識長見得很快。有 一次,當(dāng)時的大知識分子魯肅和呂蒙一起討論國家大事,魯肅常常 被呂蒙問得不知道該怎么回答。魯肅很高興地輕輕地拍拍呂蒙的背說:“以前我 以為你這個大老粗只是在軍事方面有本事,現(xiàn)在才知道你學(xué)問很好啊, 看法獨到,你再也不是以前吳下(吳國)的那個阿蒙了!” 呂蒙很自信地笑著說:“士別三日,當(dāng)刮目相看,你怎么能用老眼光看我呢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刮目相看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《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語曰‘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也;臺榭之榱,非一木之枝也;三代之際,非一代之智也。’” |
貧賤不移 | 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高屋建瓴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高祖本紀》:“地勢便利,其以下兵于諸侯,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 |
骨肉離散 | 《詩經(jīng) 唐風(fēng) 杕杜序》:“《杕杜》,刺時也。君不能親其宗族,骨肉離散,獨居而無兄弟,將為沃所并爾。” |
名重一時 | 宋·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》卷二十七:“師住徑山時,名重一時,如侍郎張公子韶,狀元汪公圣錫少卿、馮公濟川俱問道。” |
空費詞說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三:“仆有一計,于兄甚便。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,未必能行,使仆空費詞說耳!” |
流離轉(zhuǎn)徙 | 清 戴名世《周烈婦傳》:“與其婦翁皆賤業(yè),兩人流離轉(zhuǎn)徙者久之。” |
漚沫槿艷 | 《太平廣記》第351卷:“某非獵食者,哀君情切,因來奉救。漚沫槿艷,不必多懷。” |
酒后茶余 | 魯迅《而已集 黃花節(jié)的雜感》:“從別的地方--如北京,南京,我的故鄉(xiāng)--的例子推想起來,當(dāng)時大概有若干人痛惜,若干人快意,若干人沒有什么意見,若干人當(dāng)作酒后茶余的談助的罷。” |
進銳退速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其進銳者,其退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