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門不入的成語故事
![過門不入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396.png)
拼音guò mén bù rù
基本解釋經過家門而不回家。形容忠于職守,公而忘私。
出處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稷當平世,三過其門而不入?!?/p>
上古時代,曾出現過一次大洪水,長達20多年,受災面積很大。 當時正是舜當政期間,他派(治水未遂而被堯處死的鯀的兒子)禹去治水。禹吸取了其父治水的教訓,采用疏通的方法,依地形規劃水道,引洪水入河、入海,終于平定了洪水。 然而治水過程中還有幾段插曲:禹到了30多歲還沒結婚,在涂山(今浙江紹興縣西北)遇到一個名叫女嬌的姑娘,兩人相互十分愛慕,便成了親??苫楹?天禹就出去治水了。 治水13年中,禹曾3次經過自己的家門,一次孩子還在襁褓中哭;一次孩子剛學會喊爸爸;還一次孩子已長大,要留下父親。而禹一次也沒進入自己的家門,因為時間太過匆忙了。
過門不入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過門不入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早出晚歸 | 《戰國策·齊策六》:“女朝出而晚來,則吾倚門而望。” |
木本水源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九年》:“我在伯父,猶衣服之有冠冕,木水之有本原,民人之有謀主也?!?/td> |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 | 清·張岱《岱志》:“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。未到泰山者,泰山壁立千丈,不藉寸土,櫛沐甚凈?!?/td> |
泥牛入海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潭州龍山和尚》:“我見兩個泥牛斗入海,直至如今無消息?!?/td> |
盡信書不如無書 | 語出《孟子 盡心下》:“盡信書,則不如無書。吾于武成,取二三策而已矣?!彼?陸九淵《政之寬猛孰先論》:“鳴呼,盡信書不如無書?!?/td> |
翻箱倒柜 |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籠,滿屋尋一個遍,那有些影兒?!?/td> |
人面獸心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贊》:“夷狄之人貪而好利,披發左衽,人面獸心?!?/td> |
惡衣惡食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《戰國策·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?!翊笸跷髅娼槐鄱际虑兀我援愑谂:蠛酰俊?/td> |
撈一把 | 劉知俠《鐵道游擊隊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撈一把,可是越撈越深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