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膊上陣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ì bó shàng zhèn
基本解釋赤膊:光著上身;指不穿盔甲;陣:泛指戰(zhàn)場。原指不穿盔甲;裸露上身;上陣作戰(zhàn)。形容作戰(zhàn)勇敢;全力以赴地進行戰(zhàn)斗。后比喻沒有準備或毫無掩飾的從事。也作“赤體上陣”。
出處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許褚性起,飛回陣中,卸下盔甲,渾身筋突,赤體提刀,翻身上馬,來與馬超決戰(zhàn)?!?/p>
東漢末年,朝政腐敗,軍閥割據(jù),互相攻伐。割據(jù)涼州軍閥馬騰,被曹操殺掉。馬騰的兒子馬超為報父仇,與西涼太守韓遂聯(lián)合起來,出動數(shù)十萬大軍進攻曹操。雙方在渭口一帶對陣。第二天,兩軍出營布成陣勢。馬超挺槍縱馬,與曹操的猛將許褚大戰(zhàn)。兩人戰(zhàn)了一百多回合,不分勝負。因為戰(zhàn)馬疲累不支,于是各回軍中,換了匹馬,又出陣前戰(zhàn)了一百多回合,勝負仍然不分。許褚殺得性起,拍馬回陣,卸下盔甲,露現(xiàn)突出的筋肉,赤著膊,提刀上馬,來與馬超決戰(zhàn)。雙方官兵大為震驚。兩人又斗了三十余回合,許褚奮力舉刀向馬超砍去,馬超閃過,揮槍向許褚心窩刺來。許褚扔下手中刀,用力夾住馬超的槍,于是兩人在馬身上奪搶,許褚力大,咔嚓一聲,扭斷槍桿,兩人各拿半截,在馬上亂打。接著兩軍混戰(zhàn),曹軍損傷大半,退回寨中堅守不出。馬超退回渭口,對韓遂說:“我看在惡戰(zhàn)當中,再也沒有比許褚不要命的了。他真是個‘虎癡’??!”
赤膊上陣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赤膊上陣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以文亂法 | 《韓非子·五蠹》:“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?!?/td> |
青天霹靂 | 宋 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 南康軍云居宗振首座》:“我有一機直下示伊,青天霹靂,電卷星馳?!?/td> |
抱頭鼠竄 | 宋 蘇軾《代侯公說項羽辭》:“夫陸賈,天下之辯士,吾前日遣之,智窮辭屈,抱頭鼠竄,顛狽而歸,僅以身免?!?/td> |
超俗絕世 | 漢·趙壹《非草書》:“夫杜崔張之,皆有超俗絕世之才,博學余暇游手于斯。” |
人面獸心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贊》:“夷狄之人貪而好利,披發(fā)左衽,人面獸心。” |
大包大攬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,大包大攬地說:‘這個小姑娘,跟我投緣分?!?/td> |
繩鋸木斷 |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,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?!?/td> |
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。” |
投石問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12回:“此名為‘投石問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溝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實地,再沒有聽不出來的。” |
野沒遺賢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爺爺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?zhèn)€朝無幸位,野沒遺賢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