饑者易為食,渴者易為飲的成語故事
拼音jī zhě yì wéi shí,kě zhě yì wéi yǐng
基本解釋饑餓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,口渴的人什么飲品都可以喝。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滿足。
出處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饑者易為食,渴者易為飲。”
饑者易為食,渴者易為飲的典故
戰國時期,齊國的公孫丑向孟子咨詢治國之道,希望他到齊國當政,或許功績會超過管仲與晏子。孟子分析了齊國的形勢,希望齊王能夠推行仁政,讓飽受戰亂的人們修養生息,饑者易為食,渴者易為飲。人們覺得仁政就像把他們從倒懸中解脫一樣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饑者易為食,渴者易為飲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安內攘外 | 漢 張仲景《傷寒論 太陽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內攘外之能?!?/td> |
價值連城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趙惠文王時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聞之,使人遺趙王書,愿以十五城請易璧。” |
河魚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魚腹疾,奈何?” |
胸有成竹 |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》:“故畫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 |
秣馬厲兵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補卒,秣馬利兵,修陳固列。” |
安安靜靜 | 清 吳璿《飛龍全傳》第45回:“只見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靜靜,那頂門內透出一條赤色真龍。” |
和風細雨 | 南朝 陳 張正見《陪衡陽游耆阇詩》:“清風吹麥壟,細雨濯梅林?!?/td> |
春風風人 | 漢 劉向《說苑 貴德》:“管仲上車曰:‘嗟茲乎,我窮必矣!吾不能以春風風人,吾不能以夏雨雨人,吾窮必矣。’” |
口快心直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長大了,越發心直嘴快了。” |
壽元無量 | 元·吳昌齡《東坡夢》第四折:“爇龍涎一炷透蒼穹,祝吾生壽元無量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