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的成語故事
![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2390.png)
拼音dēng gāo bì zì bēi,xíng yuǎn bì zì ěr
基本解釋卑:低;邇:近。登高山須從低處開始,走遠路要從近處開始。比喻做事要扎扎實實,循序漸進。
出處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遠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繩之以法 | 漢 馮衍《上疏自陳》:“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,繩之以法則為罪,施之以德則為功。” |
苦中作樂 | 宋 陳造《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云:‘吾輩可謂忙里偷閑,苦中作樂。’” |
和風細雨 | 南朝 陳 張正見《陪衡陽游耆阇詩》:“清風吹麥壟,細雨濯梅林。” |
出頭露面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,況是過來人,慣家兒,也不害什么羞恥。” |
路無拾遺 | 《孔子家語·相魯》:“孔子初仕為中都宰,中都魯邑制為養(yǎng)生送死之節(jié),長幼異食、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、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、路無拾遺、器不雕偽,……” |
識字知書 | 清·李漁《奈何天·慮婚》:“莫說別個,就是闕忠輩呵,一般也貌昂藏,識字知書,怎奈這命低微,執(zhí)鐙隨鞭。”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唐 王貞白《白鹿洞》:“讀書不覺已春深,一寸光陰一寸金。” |
性急口快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40回:“那何小姐性急口快,便道:‘娘這話也說得是,那么著,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,叫我妹子跟了他去。’” |
望而生畏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堯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視,儼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 |
形影相吊 | 三國 魏 曹植《上責躬詩表》:“形影相吊,五情愧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