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死如歸的成語故事
![視死如歸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023.png)
拼音shì sǐ rú guī
基本解釋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
出處《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》:“三軍既成陣,使士視死如歸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呂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軍之士,視死如歸。”
視死如歸的典故
鮑叔牙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,齊桓公向管仲詢問改革政治、復興國家的方略大計,管仲回答說:“開辟土地,擴大城鎮,發展生產,盡地之利,我不如寧敕,請派他做主管經濟的大官;升降適度,矢令恰當,進退得體,禮儀嫻熟,我不如隰朋,請派他做主管外交的大官;早入晚出,不惜個人生命,不計較個人寶貴,冒犯進諫,我不如東郭牙,請派他做主管監察的大官;行軍整肅,戰斗英勇,戰鼓一響,使全軍頑強挺進,視死如歸,我不如王子城父,請派他做大司馬;斷案英明,不殺不該殺的人,不冤枉無罪之人,我不如弦章,請派他做主管司法的大官。您假若只想治國強兵有這五個人就足夠了;如果您想成為諸侯的霸主,那么,有我管仲在這里就行了。”齊聽后非常高興。對管仲言聽計從,最終完成了霸業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視死如歸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天經地義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禮,天之經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。” |
付之一炬 | 唐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戍卒叫,函谷舉,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” |
烏合之眾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烏合之眾,初雖有歡,后必相吐,雖善不親也。” |
損人不利己 |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。”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 |
風流才子 | 唐 元稹《鶯鶯傳》:“清潤潘郎玉不如,中庭蕙草雪消初。風流才子多春思,腸斷蕭娘一紙書。”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《戰國策·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乎?” |
不翼而飛 | 戰國 齊 管仲《管子 戒篇》:“無翼而飛者,聲也;無根而固者,情也。” |
戶告人曉 | 西漢 劉向《列女傳 梁節姑姊》:“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?被不義之名,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!” |
進讒害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