躬自菲薄
![躬自菲薄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3189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親身實行儉約。菲薄;微薄。
出處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文(漢文帝)又躬自菲薄,治致升平之德。”薛綜注:“躬自菲薄,謂儉約。”
例子陛下昧旦臨朝,無懈治道,躬自菲薄,勞心民庶。南朝·宋·范泰《早災未已加以疾疫又上表》
基礎信息
拼音gōng zì fēi báo
注音ㄍㄨㄥ ㄗˋ ㄈㄟ ㄅㄠˊ
繁體躳自菲薄
感情躬自菲薄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很節約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沒顛沒倒(意思解釋)
- 顛沛流離(意思解釋)
- 居重馭輕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之死靡二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挖空心思(意思解釋)
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釋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釋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立竿見影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北斗之尊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釋)
- 經國之才(意思解釋)
- 倒懸之急(意思解釋)
- 阿時趨俗(意思解釋)
- 久假不歸(意思解釋)
※ 躬自菲薄的意思解釋、躬自菲薄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此一時彼一時 | 指時間不同,情況亦異,不能相提并論。 |
一軌同風 | 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 |
莫衷一是 | 莫:不;還是;衷:折衷;斷定;是:對。指不知哪個正確。形容各種意見都有。得不出一致的看法。 |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| 施:加,給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給別人。 |
眾喣山動 | 眾人吹氣,可以移山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同“眾喣漂山”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擦肩而過 | 擦:挨。挨著肩而溜走。指沒有抓住機會。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酒能亂性 |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,就會淫亂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大勢所趨 | 大勢:總體局勢;趨:向、往。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。 |
珠聯璧合 | 珍珠聯成串;美玉合成雙。比喻美好的事物。人才聚合在一起。璧:中間有孔的扁圓玉器。 |
驚心悼膽 | 悼:戰栗。形容恐懼到極點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廣開言路 | 盡量創造使人們能充分發表意見的條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