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擿奸伏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發:揭發。揭發隱秘的壞人壞事。形容治理政事精明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法雄傳》:“善政事,好發擿奸伏,盜賊稀發,吏人畏愛之。”
例子《宋史·李參傳》:“參天學術,然剛果嚴深,喜發擿奸伏,不假貸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ā tì jiān fú
注音ㄈㄚ ㄊ一ˋ ㄐ一ㄢ ㄈㄨˊ
繁體發發姦伏
感情發擿奸伏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發奸擿伏、發隱摘伏、發奸摘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奉命惟謹(意思解釋)
-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(意思解釋)
- 難以置信(意思解釋)
- 將功補過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揚威耀武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海底撈月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弟子孩兒(意思解釋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釋)
- 鬼頭鬼腦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空話連篇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哀兵必勝(意思解釋)
※ 發擿奸伏的意思解釋、發擿奸伏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響答影隨 | 如應聲和答、形影相隨。比喻兩者緊密相連。 |
鼠憑社貴 |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壞人仗勢欺人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別人的歡心。迎合世俗,取悅于人。 |
誅求無度 | 斂取、需索財賄沒有限度。 |
山雨欲來風滿樓 |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。 |
意氣風發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費盡心機 | 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藏形匿影 | 藏、匿:隱藏。隱藏形跡,不露真相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平生不作虧心事,夜半敲門不吃驚 | 平生:有生以來;虧心:違背良心。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。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地大物博 | 地域遼闊;物產豐富。 |
閑情逸致 | 逸:安閑;致:興致。指毫無事物所累;輕松超逸的情趣。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閑情逸趣 | 同“閑情逸致”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學而優則仕 | 優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