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手動腳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動手打架、動腳踢人。
出處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4回:“你卻不可躁暴,便去動手動腳。打攪了事,那時我不管你。”
例子毛澤東《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》:“他們主觀上也要大家動手動腳去做,但是不讓大家知道要做的是怎么一回事,應當怎樣做法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òng shǒu dòng jiǎo
注音ㄉㄨㄥˋ ㄕㄡˇ ㄉㄨㄥˋ ㄐ一ㄠˇ
繁體動手動腳
感情動手動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狀語;指動手打架,用于口語。
謎語十冬臘月出房門
近義詞拉拉扯扯、撈撈搭搭
反義詞彬彬有禮
英語be fresh with somebody(fun and games)
俄語дéйствовать рукáми и ногáми
字義分解
展開閱讀全文 ∨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樂道安命(意思解釋)
- 食不充口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鶴立雞群(意思解釋)
- 又紅又專(意思解釋)
- 一擁而上(意思解釋)
- 鑿壁借光(意思解釋)
- 殺雞取卵(意思解釋)
- 主憂臣勞(意思解釋)
- 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有權有勢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駕輕就熟(意思解釋)
- 歡聚一堂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※ 動手動腳的意思解釋、動手動腳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引鬼上門 | 比喻招來壞人。 |
金光閃閃 | 閃閃:光亮閃爍。金光閃爍耀眼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快心滿志 | 見“快心遂意”。 |
冠絕一時 | 冠絕:遙遙領先,位居第一。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,首屈一指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祖傳秘方 |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死有遺恨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;吉光:古代傳說中的神獸;毛皮為裘;入水數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裊裊婷婷 | 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柔美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無真才實學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飛蛾撲火 | 蛾:像蝴蝶似的昆蟲。飛蛾撲到火上。比喻自尋死路;自取滅亡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足不出門 | 同“足不出戶”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