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厲奮發(fā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蹈:踩,引伸為做,實行;厲:猛烈,迅疾;奮:振作;發(fā):激勵。精神振奮,行動迅猛。
出處蔡東藩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159回:“吾父老子弟,尤當?shù)竻枈^發(fā),為民前軀。”
例子吾父老子弟,尤當?shù)竻枈^發(fā),為民前軀。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一五九回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dǎo lì fèn fā
注音ㄉㄠˇ ㄌ一ˋ ㄈㄣˋ ㄈㄚ
繁體蹈厲奮發(fā)
感情蹈厲奮發(fā)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人的行動。
近義詞蹈厲發(fā)揚
英語show a dauntless spiri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心灰意懶(意思解釋)
- 自我批評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窮家富路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空費詞說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釋)
- 土木形骸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色中餓鬼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離弦走板(意思解釋)
- 團團轉(zhuǎn)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空腹高心(意思解釋)
- 圖窮匕見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- 連車平斗(意思解釋)
- 妨功害能(意思解釋)
※ 蹈厲奮發(fā)的意思解釋、蹈厲奮發(fā)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死腦瓜骨 | 不開通。 |
用心竭力 | 用盡心計和力量。 |
長命富貴 |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。 |
形神不全 | 形:形體;神:精神。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。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。 |
揮霍無度 | 任意花錢沒有節(jié)制。揮霍;亦作“揮攉”。搖手稱揮;反手稱攉。引申為任意花錢。度:限度。 |
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營私舞弊 | 營:謀求;舞:玩弄;弊:壞事。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;違法亂紀。 |
漚沫槿艷 | 漚:水泡;槿:木槿。晶瑩的水泡,艷麗的槿花。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雷霆萬鈞 | 雷霆:暴雷;霹靂;鈞:古代的重量單位;一鈞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極大;不可阻擋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有求必應 | 只要有人請求;就一定答應。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;好說話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(yè)的子弟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(qū)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苦口婆心 | 苦口: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;婆心:老婆婆的心腸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。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(guī)勸。 |
時運亨通 | 指時運好,諸事順利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刮目相看 | 去掉舊的看法;用新眼光看待。 |
黃鐘毀棄 | 毀:毀壞;棄:拋棄;黃鐘:古樂器;音調(diào)最為洪亮。黃鐘被毀壞被拋棄。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。 |
驕傲自滿 | 自高自大;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(fā)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悲不自勝 | 勝:經(jīng)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(jīng)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
哀兵必勝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(zhàn)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(zhàn)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蕩然無余 |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