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虎持鷸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喻待機行事,一舉兩得。
出處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及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載:刺虎,戰國時,陳畛說秦惠王,引卞莊子刺虎為喻,先待齊楚交戰,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。持鷸,用“鷸蚌相持”之典。
例子臣是以反復于前代以蠻攻蠻之成效,而知刺虎持鷸,功在乘時。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。清·魏源《圣武記》卷六
基礎信息
拼音cì hǔ chí yù
注音ㄘˋ ㄏㄨˇ ㄔˊ ㄩˋ
繁體刺虎持鷸
感情刺虎持鷸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脆而不堅(意思解釋)
- 后繼有人(意思解釋)
- 坐薪懸膽(意思解釋)
- 輪扁斫輪(意思解釋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釋)
- 紫陌紅塵(意思解釋)
- 男女授受不親(意思解釋)
- 空谷傳聲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釋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釋)
- 珠玉之論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畫地為牢,議不入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綿里藏針(意思解釋)
- 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(意思解釋)
- 走過場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豁然開朗(意思解釋)
- 息息相關(意思解釋)
- 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(意思解釋)
- 服氣吞露(意思解釋)
- 驚惶失措(意思解釋)
- 丹書鐵契(意思解釋)
※ 刺虎持鷸的意思解釋、刺虎持鷸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小人得志 | 小人: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。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。 |
超俗絕世 | 謂超出世俗,無人可比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先聲奪人 | 聲:聲勢;奪人:指動搖人心。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。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。 |
曉以大義 | 曉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對人講清楚。 |
斷斷續續 | 不連續的,具有無條理的和不連貫的特性。 |
無法無天 | 法:法紀;天:天理。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;任意干壞事。現多形容違法亂紀;不受管束。 |
趕盡殺絕 | 驅除干凈;徹底消滅。比喻殘忍狠毒;不留余地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節哀順變 | 抑制哀傷,順應變故。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。 |
困而不學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笑貌聲音 |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充耳不聞 | 充:塞住;聞:聽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氣。形容遠大的志向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斗轉星移 | 北斗轉換了方向;星辰移了位置。形容時間的流逝;歲月的變遷。斗:北斗星;星:星辰。 |
萬變不離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盡管形式上變化多端,其本質或目的不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