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不逮理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詞:言語,詞句。逮:到;及。指說話、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、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。
出處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太常敬子任府君傳》:“少孺(枚乘)速而未工,長卿(司馬相如)工而未速,孟堅(班固)辭不逮理,平子(張衡)意不及文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í bù dài lǐ
注音ㄘˊ ㄅㄨˋ ㄉㄞˋ ㄌ一ˇ
繁體詞不逮理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仗勢欺人(意思解釋)
- 不過爾爾(意思解釋)
- 水至清則無魚(意思解釋)
- 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學而不厭(意思解釋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夷為平地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※ 詞不逮理的意思解釋、詞不逮理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海內存知已,天涯若比鄰 | 四海之內都會有知心朋友;盡管遠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鄰一樣。形容思想感情相通;再遠也親近。海內;四海之內;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海;把國內稱為海內;現泛指世界。天涯:天邊;比鄰:緊靠的邊鄰。 |
捻神捻鬼 |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。 |
壯氣吞牛 |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。 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 |
堅強不屈 | 屈:屈服。堅韌、剛毅,毫不屈服。 |
不折不扣 | 折、扣:原為商業用語;商品按原價扣除百分之幾出售;叫做打折扣。表示完全的、十足的;一點不差。 |
氣充志驕 | 謂心滿意得,驕傲自大。 |
天昏地暗 | 天色昏黃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十全大補 | 藥名。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。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共商國是 | 國是:國事;國家的大政方針。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。 |
舉世無敵 |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。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首尾兩端 | 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橫拖倒扯 | 猶橫拖倒拽。 |
金蟬脫殼 | 金蟬:金黃色的知了;殼:堅硬的外皮。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。比喻用計脫身;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拔毛連茹 | 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入文出武 | 稱人兼備文武之才,入朝為文臣,出朝為將帥。 |
淫辭邪說 | 夸大失實的言論,荒謬的學說。 |
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 | 佛家語,比喻道行、造詣雖深,仍需修煉提高。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滿足,還要進一步努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