踔厲奮發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踔厲風發”。
出處孫中山《中國革命史·革命之運動》:“其慷慨助餉,多為華僑;熱心宣傳,多為學界;沖鋒破敵,則在軍隊與會黨,踔厲奮發,各盡所能,有此成功。”
例子華人因鑒于國家之危險,而踔厲奮發,一變其冷瘼罔覺之態度。《“五四”愛國運動資料·學界風潮·大陸報論對內尤急于對外》
基礎信息
拼音chuō lì fèn fā
注音ㄔㄨㄛ ㄌ一ˋ ㄈㄣˋ ㄈㄚ
繁體踔厲奮發
感情踔厲奮發是褒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精神振作。
近義詞踔厲風發、踔厲駿發
英語be full of vim and vigou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初出茅廬(意思解釋)
- 囊螢映雪(意思解釋)
- 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鬼爛神焦(意思解釋)
- 不費吹灰之力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氣味相投(意思解釋)
- 扣人心弦(意思解釋)
- 色厲內荏(意思解釋)
- 福善禍淫(意思解釋)
- 天相吉人(意思解釋)
- 辭喻橫生(意思解釋)
- 橫拖倒扯(意思解釋)
- 善自為謀(意思解釋)
- 強人所難(意思解釋)
- 見所不見(意思解釋)
- 一彈指頃(意思解釋)
- 口是心非(意思解釋)
- 綱舉目張(意思解釋)
- 行不副言(意思解釋)
※ 踔厲奮發的意思解釋、踔厲奮發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阿諛奉承 | 阿諛:用好聽的話討好人;奉承:恭維;討好。巴結拍馬;說恭維人的話;向人討好。 |
戒驕戒躁 | 戒:警惕;防備;躁:性急;警惕驕傲;防備急躁。 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雷霆萬鈞 | 雷霆:暴雷;霹靂;鈞:古代的重量單位;一鈞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極大;不可阻擋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亡命之徒 | 指逃亡的人。也稱冒險犯法;不顧性命的人。亡:無;命:名;亡命:逃匿則削除名籍;故以逃亡為亡命;即逃亡;流亡;徒:一類人(含貶義)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無影無蹤 | 蹤:蹤跡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有志竟成 | 竟:終于。只要有決心,有毅力,事情終究會成功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無惡不作 | 惡:壞事。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。指干盡了壞事。 |
鉅學鴻生 | 學識淵博的人。 |
國士無雙 | 國士:國中杰出的人物。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。 |
皮松肉緊 | 形容漫不經心,寬泛而無關緊要 |
記憶猶新 | 猶:還;仍然。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;好像剛剛發生一樣。形容印象極其深刻。 |
黑眉烏嘴 | 眉頭嘴臉都不干凈。形容淘氣、貪玩孩子的骯臟面容。 |
舊愛宿恩 | 舊:已往;宿:通“夙”,平常。以往的眷愛和恩情。 |
利欲熏心 | 利:名利;欲:欲望;熏:熏染;侵襲。貪財圖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