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形藏志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í xíng cáng zhì
基本解釋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
出處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遺形藏志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遺形藏志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訓練有素 | 清 趙翼《廿二史札記》:“兵尚書張鏊請以列顯為指揮僉事,專訓練。顯亦為當時名將,所至有功,故知訓練有素。” |
綠林大盜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既作綠林大盜,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。” |
僧多粥少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國家有困難,僧多粥少,為國分憂嘛。” |
著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,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。” |
志滿意得 | 宋 陸九淵《與劉伯協書》:“當無道時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滿,君子阨窮禍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鋸、投荒裔。” |
心灰意冷 | 清 梁啟超《湖南時務學堂學約》:“非有堅定之力,則一經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 |
心里有鬼 | 莫應豐《將軍吟》第28章:“你這個小子,心里有鬼,不甘心。” |
戶限為穿 | 唐 李綽《尚書故實》:“(智永禪師)積年學書,禿筆頭十甕,每甕皆數石。人來覓書,并請題頭者如市,所居戶限為之穿穴。” |
有去無回 | 柯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了!” |
視微知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