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陽泣魚的成語故事

拼音lóng yáng qì yú
基本解釋后以之為失寵之典。
出處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,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。……王曰:‘然則何為出涕?’曰:‘臣為王之所得魚也。’王曰:‘何謂也?’對曰:‘臣之始得魚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。……臣亦將棄矣,臣安能無涕
龍陽泣魚的典故
戰國時期,魏王封一個能言善辯的宮女為龍陽君妃子,經常陪她釣魚,開始她看到魏王釣上魚十分高興。后來就沒有笑聲。魏王問她如何?她哭著說:“大王不斷地釣魚,愛好隨之改變。美麗的女人想方設法接近你,我會像魚一樣被遺棄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龍陽泣魚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說東道西 | 杜鵬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老工程師哪有工夫聽別人說東道西?” |
百川歸海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氾論訓》:“百川異源,而皆歸于海;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。” |
黃臺之瓜 | 《新唐書·承天皇帝倓傳》:“賢終日憂惕,每侍上,不敢有言,乃作樂章,使工歌之。其言曰:‘種瓜黃臺下,瓜熟子離離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猶云可,四摘抱蔓歸。’” |
翩翩起舞 | 唐 李白《高句驪》:“翩翩舞廣袖,似鳥海東來。” |
主憂臣勞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臣聞主憂臣勞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會稽,所以不死,為此事也。” |
視微知著 | |
膽寒發豎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惡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聞者靡不膽寒發豎,永為子孫之戒。” |
連編累牘 |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雖終日兀坐車中,不發一語,其實連編累牘也寫不了他胸中情緒。” |
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