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頭將軍的成語故事

拼音duàn tóu jiāng jūn
基本解釋比喻堅決抵抗,寧死不屈的將領。
出處晉 陳壽《三國志 蜀志 張飛傳》:“卿等無狀,侵奪我州,我州但有斷頭將軍,無有降將軍也。”
斷頭將軍的典故
張飛(字益德)是劉備手下一員猛將。 曹操占領了荊州,劉備去投奔江南。曹操率領數萬騎兵追了一日一夜,追到當陽長阪橋。在危難關頭,張飛帶著二十多騎兵拒后。張飛在橋上橫槍躍馬,喝道:“我是張益德,誰敢上來決一死戰!”曹操大軍沒有一人敢上前的。
劉備入川時,張飛在江州攻破巴郡,活捉巴郡太守嚴顏。張飛對嚴顏喝斥道:“我的大軍到了,你為什么不投降,還敢抵抗?”嚴顏說:“你們沒有道義,奪我州郡,我州只有斷頭將軍,沒有投降將軍。” 張飛大怒,令推出砍頭,嚴顏面色不變,便往外走便回頭罵道:“匹夫!砍頭便砍頭,也用不著發怒!”張飛覺得嚴顏有骨氣,就把他放了,并向他道歉,嚴顏感其恩義,才投降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斷頭將軍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余波未平 | |
雪兆豐年 | 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三回:“古人云:‘雪兆豐年’。” |
天涯海角 | 唐 呂巖《絕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見人。” |
二八佳人 | 宋·蘇軾《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》詩:“二八佳人細馬馱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 |
篤近舉遠 | 唐·韓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視而同仁,篤近而舉遠。” |
學而時習之 | 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子曰:‘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!” |
疙里疙瘩 | 清·郭小亭《濟公全傳》第五回:“滋著一臉的泥,破僧衣,短袖缺領,腰系絲絳,疙里疙瘩,光著兩只腳,拖一雙破草鞋。” |
同室操戈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鄭玄傳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 |
貧賤不能移 |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