掩耳盜鐘的成語故事
拼音yǎn ěr dào zhōng
基本解釋亦作“掩耳盜鍾”。捂住耳朵偷鐘。比喻自己欺騙自己。語出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:“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。則鍾大不可負,以椎毀之,鍾怳然有音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
出處語出《呂氏春秋·自知》:“范氏之亡也,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。則鍾大不可負,以椎毀之,鍾怳然有音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其耳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掩耳盜鐘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掩耳盜鐘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形神不全 |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齊策》:“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,非不遂遵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” |
推三阻四 | 元 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這事情應難、應難造次。” |
一場空 |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40回:“枉費心機空費力,雪消春水一場空。” |
風俗人情 | 唐 杜牧《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,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。” |
嘰嘰喳喳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77回:“忽然又聽得隔房一陣人聲,嘰嘰喳喳說的都是天津話。”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 |
時運亨通 | 元·無名氏《凍蘇秦》第一折:“終有日時運亨通,封侯拜相,揚名六國。” |
認賊作父 | 清 華偉生《開國奇冤 追悼》:“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貪官污吏,人面獸心,處處為虎作倀,人人認賊作父,……” |
背鄉離井 | 見“背井離鄉”。 |
離本趣末 | 漢 徐幹《中論 考偽》:“以此毒天下之民,莫不離本趣末,事以偽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