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年不登的成語故事

拼音bǐ nián bù dēng
基本解釋比:屢屢;頻頻。農(nóng)業(yè)連年歉收。亦作“比歲不登”。
出處《晉書 傅玄傳》:“時(shí)比年不登,羌胡擾邊,詔公卿會議,玄應(yīng)對所問,陳事切直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比年不登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比年不登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渾然一體 | 《二程遺書》第二卷上:“學(xué)者須先識仁。仁者,渾然與物同體。義、禮、知、信皆仁也。” |
大公無私 | 清 龔自珍《論私》:“矜其同官曰: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。” |
慘不忍睹 | 清 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:“尸首堆積,慘不忍睹。” |
普天同慶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》:“皇子誕育,普天同慶,臣無勛焉,百猥頒厚賚。” |
暮史朝經(jīng) | 元·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螢窗雪案,暮史朝經(jīng)。” |
拂袖而去 | 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第12卷:“師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(xué)》之為圣經(jīng)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。” |
營私舞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:“南洋兵船雖然不少,叵奈管帶……營私舞弊,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。”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。” |
語不驚人 | 唐 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》詩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