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聲逐響的成語故事
拼音suí shēng zhú xiǎng
基本解釋指耳聽為虛,眼見為實。
出處東漢·王符《潛夫論·賢難》:“此隨聲逐響之過也。”
隨聲逐響的典故
從前司原氏夜間去田野打獵追逐一只鹿往東跑去,他聽見西邊一群人正在喧叫抓一頭豬,他埋伏下來捉住那頭浴白色土的豬,該豬發出親昵的聲音,以為是神物就帶回家供養。不久暴雨把豬身上的白色土沖刷掉,原是自己的豬,這是隨聲逐響造成的錯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隨聲逐響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逆道亂常 | 唐 李公佐《謝小娥傳》:“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,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也?!?/td> |
空空蕩蕩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蕩蕩,冷冷清清?!?/td> |
不辱使命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三章:“壽昌大笑起來,掉頭對著立群說:‘不辱使命!’” |
嚴刑峻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丙吉傳》:“后遭條獄之詔,吉捍拒大難,不避嚴刑峻法?!?/td> |
打腫臉充胖子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腫臉充胖子,你還知道羞恥不?” |
臭名遠揚 | 《宋書 劉義真傳》:“案車騎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?!?/td> |
二八佳人 | 宋·蘇軾《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》詩:“二八佳人細馬馱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 |
臨危受命 |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。” |
經緯天下 | 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普施明法,經緯天下,永為儀則?!?/td> |
懸崖勒馬 | 元 鄭德輝《智勇定齊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,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