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諼三窟的成語故事
![馮諼三窟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1862.png)
拼音féng xuān sān kū
基本解釋馮諼:馮驩,戰國時孟嘗君的門客;窟:窩。比喻為安全設置多處藏身之地或采取多種避禍之策。
出處三國·魏·吳質《答東阿王書》:“深蒙薛公折節之禮,而無馮諼三窟之效。”
馮諼三窟的典故
戰國時期,齊國相國孟嘗君叫門客馮諼去薛地收債。馮諼假借他的命令把債契全部燒毀,借債的百姓對孟嘗君感激涕零。馮諼回來說:“狡兔有三窟,僅得免其死耳;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臥也。”他為孟嘗君經營三窟,使孟嘗君受到齊王的重用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馮諼三窟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老實巴交 |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個一個心慈面善,全是老實巴交的。” |
萬眾一心 | 清 金安清《洋務宜遵祖訓,安內攘外,自有成效說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聯絡,萬眾一心。” |
望風撲影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51回:“蔣平道:‘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?不是望風撲影么?’” |
嚴陣以待 |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親勒六軍,嚴陣以待之。” |
弦外之響 |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四二:“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覺無言外之味,弦外之響。” |
鑒影度形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02回:“這三人將籃子內物件,一齊擺出仔細瞧看,或者寸紙,或者只字,鑒影度形,一概俱無,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。” |
快心滿志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6回:“只圖一時快心滿志,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。” |
必由之路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義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義者行事之宜,謂認路,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,而不可須臾舍矣。” |
唯物主義 | 毛澤東《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,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。” |
正人君子 | 《新唐書 張宿傳》:“宿怨執政不與已,乃日肆讒甚,與皇甫镈相附離,多中傷正人君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