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礱砥礪的成語故事

拼音mó lóng dǐ lì
基本解釋亦作“磨礱底厲”。亦作“磨礲砥礪”。①四種質地和顏色不同的磨石。②磨礪鍛煉。
出處漢·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據其未生,先其未形,磨礱砥礪,未見其損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磨礱砥礪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磨礱砥礪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吠影吠聲 | 清 梁啟超《管子傳》第一章:“而后之陋儒,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無之,乃反吠影吠聲。” |
阿諛奉承 | 明 東魯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卻小器易盈,況且是個小人,在人前不過一味阿諛奉承。” |
老實巴交 |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個一個心慈面善,全是老實巴交的。” |
萬眾一心 | 清 金安清《洋務宜遵祖訓,安內攘外,自有成效說》:“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上下聯絡,萬眾一心。”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 |
離經辨志 | 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辨志,三年視敬業樂群,五年視博習親師,七年視論學取友,謂之小成。” |
望風撲影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51回:“蔣平道:‘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?不是望風撲影么?’” |
烏合之眾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烏合之眾,初雖有歡,后必相吐,雖善不親也。” |
草菅人命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,千萬不要草菅人命,視同兒戲!” |
胸有成竹 | 宋 蘇軾《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》:“故畫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