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正祛邪的成語故事

拼音fú zhèng qū xié
基本解釋祛:去除。扶持正氣,去除邪氣。現用來指扶持好的事物,糾正錯誤傾向。
出處傅維康《醫(yī)藥史話·張仲景<傷寒雜病論>》:“所以在治療上就要運用扶正祛邪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扶正祛邪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扶正祛邪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居功自滿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5章:“象郝搖旗這樣的人,平時居功自滿,遇到艱難的時候又不肯同心協力,常發(fā)怨言?!?/td>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謝扶民《壯族人民優(yōu)秀的兒子韋拔群》:“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,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。”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?!?/td> |
下臨無地 | 唐·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飛閣流丹,下臨無地?!?/td> |
逆來順受 | 宋 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12出:“逆來順受,須有通時?!?/td> |
青云直上 | 南朝 齊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度白雪以方絜,干青云而直上。” |
經緯天地 | 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慈和徧服曰順,擇善而從曰比,經緯天地曰文?!?/td> |
融會貫通 | 宋 朱熹《朱子全書 學三》:“舉一而三反,聞一而知十,乃學者用功之深,窮理之熟,然后能融會貫通,以至于此?!?/td> |
雷霆萬鈞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山傳》:“雷霆之所擊,無不摧折者;萬鈞之所壓,無不糜滅者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