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桑罵槐的成語故事
![指桑罵槐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912.png)
拼音zhǐ sāng mà huái
基本解釋指著桑樹罵槐樹。比喻表面上罵甲;實際上罵乙。
出處明 蘭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詞話》:“他每日那邊指桑樹罵槐樹,百般稱快。”
指桑罵槐的典故
賈政壽辰那天,夏太監前來宣賈政入朝覲見,得知元春被加封賢德妃。喜訊傳來,賈府上下歡天喜地,只有寶玉置若罔聞,他惦記黛玉回來,賈璉接完黛玉回來后見鳳姐,鳳姐傾訴家不好當,人們都在指桑罵槐地抱怨她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指桑罵槐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謹小慎微 | 漢 劉安《淮南子 人間訓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動不失時。” |
物盡其用 | 馬烽《典型事例》:“這倒是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,兩全其美。” |
大惑不解 | 莊周《莊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” |
哀而不傷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’” |
壞法亂紀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禮運》:“故天子適諸侯,必舍其祖廟,而不以禮籍入,是謂天子壞法亂紀。” |
肝膽過人 | |
到此為止 | 陳忠實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嘆口氣:‘完了。到此為止。’” |
自食其果 | 茅盾《〈呼蘭河傳〉序》:“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。 |
逆來順受 | 宋 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12出:“逆來順受,須有通時。” |
敗俗傷風 | 參見“敗俗傷化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