饑寒交迫的成語故事

拼音jī hán jiāo pò
基本解釋交:一齊;迫:逼迫。饑餓、寒冷一齊襲來。形容生活極端貧困。
出處宋 王讜《唐語林》第一卷:“上謂曰:‘汝何為作賊?’對曰:‘饑寒交切,所以為盜。’”
饑寒交迫的典故
隋末唐初,由于多年戰亂,天下盜賊很多。唐高祖李淵有一次審問犯人:“你為什么要做賊?”犯人說:“饑寒交迫,沒辦法只好做賊”。李淵嘆息說:“我作為你們的國君,讓你們貧窮,這是我的罪過啊。”就把那人放了。唐太宗和大臣們議論防盜的事。有人建議用嚴刑來禁止。太宗說:“老百姓所以做盜賊,是因為勞役賦稅繁重、官吏貪婪盤剝,使得老百姓無法活下去,因此顧不得廉恥了。我們應當去掉奢侈浪費、減輕勞役和賦稅、選拔清廉的官吏,使老百姓衣食有余,這樣他們自然就不會去做盜賊了。哪里用得著重刑呀?”
經過幾年的治理,天下太平,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撿,晚上大門用不著關,商人在野外露宿。杜甫寫道:“九州道路無豹虎,遠行不勞吉日出。”(普天之下的道路上,都沒有攔路搶劫的強盜;那些出遠門的人,也用不著求神問卜,選個“出門大吉”的好日子)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饑寒交迫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血氣方剛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及其壯也,血氣方剛,戒之在斗。” |
從俗浮沉 | 漢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故且從俗浮沉,與時俯仰,以通其狂感。 |
色飛眉舞 | 清·楊復吉《夢闌瑣筆·蔡濤》:“蔡曰:‘步月山塢,忽聞清音,令人色飛眉舞。’” |
鼠憑社貴 | 南朝 梁 沈約《恩幸傳論》:“曾不知鼠憑社貴,狐藉虎威,外無逼主之嫌。” |
蠢蠢欲動 | 南朝 宋 劉敬叔《異苑 句容水脈》:“掘得一黑物,無有首尾,形如數百斛舡,長數十丈,蠢蠢而動。” |
心灰意冷 | 清 梁啟超《湖南時務學堂學約》:“非有堅定之力,則一經挫折,心灰意冷。” |
正身明法 | 《晉書 元帝紀》:“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,正身明法,抑齊豪強,存恤孤獨,隱實戶口,勸課農桑。” |
肝膽欲碎 | |
頓挫抑揚 | 宋 魏慶之《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〈歸去來辭〉》:“陶淵明罷彭澤令,賦《歸去來》,而自命曰辭。迨今人歌之,頓挫抑揚,自協聲律,蓋其詞高甚。” |
難上加難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七回:“所有上條陳一事,竟是難上加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