砥柱中流的成語故事
拼音dǐ zhù zhōng liú
基本解釋砥柱:山名;在河南境內(nèi)三門峽、黃河中;形如柱石;立在急流當(dāng)中;故名;中流:河流中央。比喻能在艱難環(huán)境中起支柱作用。
出處春秋 齊 晏嬰《晏子春秋 內(nèi)篇諫下》:“吾嘗從君濟(jì)于河,黿銜左驂,以入砥柱之中流。”
砥柱中流的典故
上古時代,黃河三門峽河道狹窄處有一座山矗立在黃河的急流中,影響河水的通行,大禹治水時把兩邊的河道鑿寬,這樣這座砥柱山就像一根柱子一樣立在急流之中。三門峽分人門、神門及鬼門,其中鬼門最險,而砥柱卻巍然屹立在急流中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砥柱中流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十全十美 | 清 陳朗《雪月梅傳》:“賢侄出門也得放心,豈不是十全十美。” |
流離瑣尾 | 《詩經(jīng) 邶風(fēng) 旌丘》:“瑣兮尾兮,流離之子”。 |
物美價廉 | 清 吳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十回:“蘇州有個朋友寫信來,要印一部書。久仰貴局的價廉物美,所以特來求教。” |
自拔來歸 | 《新唐書 李勣傳》:“三年,自拔來歸,從秦王伐東都,戰(zhàn)有功。”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元·無名氏《隋何賺風(fēng)魔蒯徹》第三折:“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,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手。” |
無妄之災(zāi) | 《周易 無妄》:“六三,無妄之災(zāi)。或系之牛,行人之得,邑人之災(zāi)。” |
南轅北轍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魏策》:“以廣地尊名,王之動愈數(shù),而離王愈遠(yuǎn)耳。猶至楚而北行。” |
如臂使指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誼傳》:“令海內(nèi)之勢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從。” |
趕盡殺絕 |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黃天祿上馬,提槍出營,見余化曰:‘匹夫趕盡殺絕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!’” |
擦肩而過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32回:“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