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山超海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á shān chāo hǎi
基本解釋拔起高山,超越大海。比喻力量極大。
出處北齊 魏收《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持秋霜夏震之威,以拔山超海之力,顧指則風(fēng)云總至,回眸而山岳削平,雖復(fù)旗鼓所臨,有征無戰(zhàn)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拔山超海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拔山超海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重整旗鼓 | 宋 克勤《圓悟佛果禪師語錄》第17卷:“法燈重整槍旗,再裝甲胄。” |
實(shí)至名歸 | 清 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5回:“敦倫修行,終受當(dāng)事之知;實(shí)至名歸,反作終身之玷。” |
混世魔王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三回:“我有一個孽根禍胎,是家里的混世魔王。” 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《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語曰‘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也;臺榭之榱,非一木之枝也;三代之際,非一代之智也。’” |
不屑一顧 | 明 方孝儒《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》:“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。” |
莫衷一是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第三回:“議論紛紛,莫衷一是。” |
痛定思痛 | 唐 韓愈《與李翱書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當(dāng)痛之時(shí),不知何能自處也。” |
孤身只影 | 元 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第三折:“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,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。” |
寸步不離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離。” |
勞民傷財(cái) | 《元史 李元禮傳》:“而又勞民傷財(cái),以奉土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