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荒地老的成語故事

拼音tiān huāng dì lǎo
基本解釋指經歷的時間極久。
出處唐 李賀《致酒行》:“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,天荒地老無人識。”
天荒地老的典故
唐憲宗時期,詩人李賀到長安應試,因避父親名諱被取笑參考資格,他在酒店里十分痛苦,借酒消愁。主人給他講西漢主父偃和唐朝馬周的故事,他即興作《致酒行》:“主父西游困不歸,家人折斷門前柳。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,天荒地老無人識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天荒地老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隨行就市 | |
喜笑顏開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又行了兩日,方到常山,徑入府中,拜謁顏太守。故人相見,喜笑顏開。” |
二百五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83回:“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 |
節用裕民 | 荀況《荀子 富國》:“足國之道,節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 |
吸血鬼 | |
自力更生 | 孫中山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。”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。” |
嚴陣以待 | 宋 司馬光《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親勒六軍,嚴陣以待之。”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|
處之泰然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賢哉!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。”宋 朱熹注:“顏子之貧如此,而處之泰然,不以害其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