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絲燕麥的成語故事

拼音tù sī yàn mài
基本解釋兔絲:菟絲子。菟絲不是絲,燕麥不是麥。比喻有名無實(shí)。
出處《魏書 李崇傳》:“今國子雖有學(xué)官之名,而無教授之實(shí),何異兔絲燕麥,南箕北斗哉?”
兔絲燕麥的典故
北魏宣武帝時期,高級學(xué)官“國子祭酒”邢邵對于朝廷不重視學(xué)術(shù)卻花很大人力、財(cái)力去修建寺院十分不滿,認(rèn)為這會誤國誤民,就會同其他學(xué)官聯(lián)名上書復(fù)興太學(xué),說:“今國子雖有學(xué)官之名,而無教授之實(shí),何異兔絲燕麥,南箕北斗哉?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兔絲燕麥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輪扁斫輪 | 《莊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讀書于堂上,輪扁斫輪于堂下?!?/td> |
綠林大盜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:“既作綠林大盜,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。” |
不屑一顧 | 明 方孝儒《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》:“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?!?/td> |
多多益善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?!?/td> |
不二法門 | 《維摩詰經(jīng) 入不二法門品》:“如我意者,于一切法無言無說,無示無識,離諸問答,是為入不二法門?!?/td> |
物腐蟲生 | 宋 蘇軾《范增論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蟲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讒入之?!?/td> |
當(dāng)仁不讓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(wèi)靈公》:“當(dāng)仁不讓于師。”朱熹集注:“當(dāng)仁,以仁為己任也。” |
躡手躡腳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“周瑞家的會意,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,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?!?/td> |
不攻自破 | 唐 顧德章《上中書門下及禮院詳議東都太廟修廢狀》:“是有都立廟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 |
半吊子 | 丁玲《我所認(rèn)識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卻說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種夸大,是不真實(shí)的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