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成語故事

拼音sǐ zhū gé xià zǒu shēng zhòng dá
基本解釋指人雖死,余威猶在。同“死諸葛能走生仲達”。
出處《晉書·宣帝紀》:“時百姓為之諺曰:‘死諸葛走生仲達。’帝聞而笑曰:‘吾便料生,不便料死故也。”
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典故
三國時期,蜀軍主帥諸葛亮病死軍中,蜀將姜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,秘不發喪,緩緩退軍。魏軍主帥司馬懿(字仲達)率軍追擊,見蜀軍帥旗飄揚,孔明羽扇綸巾坐在車里。司馬懿懷疑是孔明用計誘敵,趕緊策馬收兵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死諸葛嚇走生仲達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畏首畏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云:‘畏首畏尾,身其余幾?’” |
圓顱方趾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精神訓》:“故頭之圓也像天,足之方也像地。” |
明若觀火 | 《尚書 盤庚上》:“予若觀火。”宋 蔡沈集傳:“我視汝情,明若觀火。” |
謳功頌德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。” |
進本退末 | 西漢 桓寬《鹽鐵論 本議》:“愿罷鹽鐵酒榷均輸,所以進本退末,廣利農業便也。” |
草菅人命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,千萬不要草菅人命,視同兒戲!” |
曉以大義 | 吳玉章《從甲午戰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第十四篇:“林時爽誤信其中頗有黨人,合欲曉以大義。” |
珠宮貝闕 | 戰國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魚鱗屋兮龍堂,紫貝闕兮朱宮。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》之為圣經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。”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