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中雌黃的成語故事
![口中雌黃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17400.png)
拼音kǒu zhōng cí huáng
基本解釋雌黃:即雞冠石,過去寫字用黃紙,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沫后重寫。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。比喻言論前后矛盾,沒有一定見解。
出處晉 孫盛《晉陽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輒更易之,時號口中雌黃。”
口中雌黃的典故
西晉時期,太尉王衍喜歡談論老莊,他所論的義理隨時更改,被人稱為口中雌黃。他找到當時對老莊深有研究的郭象來探討。郭象對老莊思想作了系統全面的分析,讓王衍無法插嘴。王衍對他十分佩服說他談老莊思想如同懸河瀉水一樣永不枯竭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口中雌黃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酒囊飯袋 | 宋 陶岳《荊湖近事》:“馬氏奢僭,諸院王子仆從烜赫,文武之道,未嘗留意。時謂之酒囊飯袋。” |
天涯海角 | 唐 呂巖《絕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見人。” |
夫唱婦隨 | 《關尹子 三極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婦者隨。” |
玉卮無當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,有瓦卮而有當,君渴將何以飲?”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。” |
公才公望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無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無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 |
風和日麗 | 清 吳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風和日麗,眾多官員,都來祭奠。” |
罄竹難書 | 《舊唐書 李密傳》:“磬南山之竹,書罪未窮;決東海之波,流惡難盡。” |
胡子拉碴 | 老舍《駱駝祥子》:“說得非常的溫柔親切,絕不像是由那個胡子拉碴的口中說出來的。” |
叫苦連天 | 明 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16回:“你看那眾和尚,搬箱抬籠,搶桌端鍋,滿院里叫苦連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