卜晝卜夜的成語故事

拼音bǔ zhòu bǔ yè
基本解釋卜:占卜。形容夜以繼日地宴樂無度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莊公二十二年》:“臣卜其晝,未卜其夜,不敢。”
卜晝卜夜的典故
敬仲,即春秋時陳國的公子完,同陳宣公是兄弟。陳宣公為了叫寵姬所生的兒子款為太子,便把原來立為太子的大兒子御寇殺了。敬仲是站在御寇一邊的,因此不能在陳國安身立足,便投奔齊國。齊桓公很恭敬地接待敬仲,拜他為“卿”。敬仲謙虛地說:“我是投奔貴國的客人,蒙您收留,讓我在這里舒舒服服地住下,我已經非常感激了,怎敢高居卿位,讓人笑我不知足呢!”齊桓公覺得他很懂道理,便改聘為“工正”,請他擔任管理各種工匠的職務。但是對他的待遇,仍不同于一般官員。齊桓公經常找他談天、游玩。
有一次,齊桓公到敬仲家里去,敬仲拿出酒來招待他,桓公喝得很高興,直到天快黑了,還叫點燈,要繼續喝。敬仲婉言勸止,說道:“臣卜其晝,未卜其夜,不敢!(我只準備白天陪您玩,卻沒有打算繼續到夜晚,恕我不敢久留您!)”
由于這段故事,后來形容游宴無度,不計時間,從白晝到黑夜,又從黑夜到白晝,連續不休地玩樂,就叫“卜晝卜夜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卜晝卜夜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 | 明·沈璟《義俠記·除兇》:“他自要去送性命,干俺甚事,各人自掃門前雪,休管他人瓦上霜?!?/td> |
學貫中西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06回:“博了個熟識時務,學貫中西的名氣?!?/td> |
懸而未決 | 孫中山《救國之急務》:“已將一切問題決定,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,懸而未決?!?/td> |
橫眉冷對千夫指 | 魯迅《自嘲》: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?!?/td>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。” |
臨危受命 |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。” |
謙受益,滿招損 | 明·沈采《千金記·延訪》:“謙受益,滿招損?!?/td> |
識字知書 | 清·李漁《奈何天·慮婚》:“莫說別個,就是闕忠輩呵,一般也貌昂藏,識字知書,怎奈這命低微,執鐙隨鞭?!?/td> |
風俗人情 | 唐 杜牧《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,教令風俗人情之所短長?!?/td> |